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该菌的生长繁殖对营养要求较高,而且可以抵抗胃酸,进入人体后可以在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生存并繁殖,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侵袭因子和毒素,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发生有密切的联系。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幽门螺杆菌收录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疾病有关:
胃炎: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定植后会产生大量的毒力因子,这些毒力因子会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变性,破坏正常的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侵蚀胃黏膜,从而引发胃炎。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在破坏胃黏膜屏障的同时,还可能刺激胃酸的分泌,加重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进而导致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约10%的幽门螺杆菌患者会发展为溃疡。
胃癌:幽门螺杆菌可以打破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和死亡的平衡,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随着疾病进一步进展,可以发展为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
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目前研究人员发现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呕吐物、粪便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总体感染率近50%,同时《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明确指出筛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以预防胃癌具有重要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公司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泰山路599号3号楼二楼
公司官网:http://sz-dna.cn/
联系电话:+86 18913270042
邮箱:info@sz-dna.cn